春日的金陵城里,老茶客们总爱在梧桐树下摆龙门阵。有位穿灰布衫的老先生,端着紫砂壶慢悠悠地说:"要说南唐最可惜的人物,还得数那位玉瑶公主。她要是生在寻常百姓家,哪会落得..."话到此处总要顿住,留半句叹息在茶香里。

玉瑶本名李瑶,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七女。建隆二年(961年)生人,比后主李煜小了整整二十岁。据《南唐书·公主传》记载,她"生而眉间有朱砂痣,宫人皆谓观音座前玉女转世",故得"玉瑶"乳名。
| 时期 | 生活状态 | 主要活动 |
|---|---|---|
| 幼年(961-970) | 集万千宠爱 | 习书画、赏歌舞 |
| 及笄后(971-975) | 沦为政治筹码 | 联姻谈判、学习契丹语 |
开宝八年(975年)是个关键节点。那年宋军已饮马长江,李煜却做了件荒唐事——想把十七岁的玉瑶许给契丹贵族。老宦官王继恩在《金陵杂记》里写道:"公主闻讯,摔碎御赐玉枕,三日不进水米。"
送亲队伍走到涿州地界时,正碰上宋辽边境冲突。押运嫁妆的南唐卫队与宋军斥候发生遭遇战,这事在《续资治通鉴长编》里只有冷冰冰的八个字:"嫁舆遇袭,从者星散。"
但民间流传的版本更揪心:玉瑶的贴身侍女春桃后来逃回金陵,说公主当时裹着染血的嫁衣,在荒原上赤脚跑了三里地。她怀里还死死抱着个螺钿漆盒,里面装着生母周妃的银梳。
在辽国上京的五年,玉瑶经历了三次流产。契丹贵族妇女流行骑马射猎,她却总躲在帐篷里抄写《妙法莲华经》。1998年内蒙古出土的辽代文书中,有张泛黄的宣纸写着:"江南梅子黄时雨,不知故园枇杷熟否?"字迹清秀却力透纸背。
| 时间 | 事件 | 文献来源 |
|---|---|---|
| 太平兴国二年(977) | 首次流产 | 《辽史·属国表》 |
| 太平兴国四年(979) | 宋灭北汉,辽国迁怒南唐宗室 | 《契丹国志》 |
关于玉瑶的死因,官方记载与民间传闻相差甚远。《辽史》说是"暴疾而亡",但南宋文人洪迈在《夷坚志》里收录了更骇人的说法:某夜契丹贵族宴饮,萧咄罗当众逼玉瑶跳《霓裳羽衣舞》。她突然抽出金簪刺向丈夫,被侍卫乱刀砍死。
如今秦淮河畔的晚晴楼,常有评弹艺人弹唱《玉瑶怨》。弦声一起,那些关于红颜薄命的故事,便随着桨声灯影在水面荡漾开来。茶客们听着听着,忽然发现杯中的雨花茶,不知何时已凉透了。
2025-11-16 09:31:18
2025-11-14 10:14:07
2025-10-31 11:07:36
2025-10-14 08:53:04
2025-08-31 11:03:03
2025-07-17 11:31:28
2025-07-12 10:02:28
2025-07-12 08: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