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肉垫踩着潮湿的落叶,月光在松针间碎成银币。这是第三个没有固定落脚点的满月,两脚兽的无人机最近总在树冠层盘旋,带着令人炸毛的嗡嗡声。昨夜亲眼见到橘白相间的虎斑被装进铁笼,那声凄厉的"喵呜"至今还在耳膜震颤。

当晨雾吞没蕨类植物时,我采用三三制潜行法:每前进三个树桩就静止三分钟,让皮毛颜色与光影同步渐变。记得那个飘雨的黄昏吗?我在枫香树洞偶遇银渐层前辈,他尾巴尖缺了口,却教会我用露水清洗伤口的重要技能。
| 人类活动时段 | 红外线陷阱密度 | 行动方案 |
| 05:00-07:00 | 低(32%) | 收集晨露补给 |
| 12:00-14:00 | 高(79%) | 树冠层假寐 |
| 21:00-23:00 | 中(55%) | 标记气味边界 |
根据《野生猫科动物行为研究》记载,当金星运行至月亮右侧9度位置时,树影会在地衣上投射出天然罗盘。那晚我就是靠着这个,在冷杉林发现了第一块猫抓板化石——嵌着百年陈年木天蓼的火山岩,抓痕深度显示使用者至少有8公斤体重。
暴雨冲刷出地下溶洞的入口时,我正为追踪田鼠偏离既定路线三公里。倾斜45度的花岗岩裂缝里飘出熟悉的气息,混合着干燥金盏花和暖绒绒的触感记忆。用右前爪试探性叩击岩壁,传来的回声显示内部空间呈完美的六边形蜂窝结构。
当晨光第三次染红洞口的鹅卵石时,我终于在东南角的凹室里发现那窝风干的鲣鱼干。岩壁上密密麻麻的抓痕里,最新那道还带着我的胡须长度测量标记——正好11厘米。
洞外传来山雀的警报鸣叫,我缩回布满星状斑纹的尾巴,看着岩缝透进的微光在地面织出菱形光网。远处隐约传来两脚兽的脚步声,但此刻,这个由二十代猫族前辈改建的防空工事里,只有我梳理毛发时发出的规律呼噜声。
2025-11-06 11:05:12
2025-11-05 10:47:16
2025-10-31 09:02:19
2025-10-31 08:15:09
2025-10-28 12:05:28
2025-10-27 09:48:16
2025-10-26 11:05:55
2025-10-23 1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