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晚上九点,我又一次被社区棋摊的老王用"屏风马双炮过河"杀得片甲不留。摸着发烫的耳朵站在路灯下,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下棋就像在迷宫里打转。那天回家路上买了半斤糖炒栗子,边啃边琢磨出些门道,今天就把这些土方法掰开揉碎跟大伙聊聊。

以前我总以为背熟《梅花谱》《橘中秘》就能横行天下,直到有次看公园大爷用超市传单背面记的棋谱杀败持精装棋书的年轻人,才明白棋谱不是这么用的。
| 经典棋谱 | 适合阶段 | 学习要点 |
| 《适情雅趣》 | 初学 | 杀法组合训练 |
| 《反梅花谱》 | 进阶 | 破套路思维 |
记得第一次去象棋俱乐部,紧张得手心冒汗。现在想来,当时要是懂得这些方法,能少走两年弯路。
有次看特级大师柳大华下指导棋,发现他总在对手长考时用手指轻敲棋子。后来才明白这是在计算敲击次数对应着可能的走法。
我妈常说"炒菜和残局一样,火候最关键"。有次她用红烧肉的火候控制比喻马炮残局,让我茅塞顿开。
最近在《象棋残局大全》里发现个趣事:1956年首届全国赛,杨官璘用一着"海底捞月"逆转局势,据说这招是他观察菜市场鱼贩摆鱼时悟出来的。你看,生活中处处都是棋理。
去年连续输给同个对手七次后,我发明了"输棋日记本"。现在这个本子成了我的宝贝,比赢棋记录还有看头。
有回翻到三个月前的记录:"今天阴雨,午饭吃了韭菜饺子,第七回合贪吃卒子导致右翼空虚..."突然笑出声,原来输棋也能这么有趣。
认识个开火锅店的棋友,他把象棋战术用在菜品创新上。反过来,我也从他那儿学到用"味觉记忆法"记棋谱:
现在每次下棋,舌尖似乎都能尝到对应的味道。上周用"五七炮"赢棋时,居然真的尝到了小时候街角副食店的话梅糖滋味。
窗外的知了还在吱吱叫着,棋盘上的老帅似乎冲我眨了眨眼。把手里的栗子壳摆成个"士"字,忽然想起明天该去会会社区棋摊的老王了。这次,或许能让他也尝尝糖炒栗子的焦香。
2025-10-30 10:15:27
2025-10-28 11:46:03
2025-10-28 09:26:35
2025-10-27 10:51:06
2025-10-26 12:05:15
2025-10-26 09:38:11
2025-10-25 13:09:59
2025-10-25 12: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