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创业的小李最近愁坏了——因为没和合作方签正式合同,对方赖账导致他损失了五万多。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基本法律常识,很多坑都能提前避开。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抹不开面子"吃哑巴亏。上周还有个开奶茶店的朋友,口头答应供货商"先拿货后付款",结果收到变质原料只能自认倒霉。
常见错误 | 正确做法 |
"回头补签合同" | 哪怕先签个简易版合作协议 |
用网上下载的模板 | 花500块找律师做针对性修改 |
1. 用黄色荧光笔划出所有数字
2. 把"应当""必须"这些词圈出来
3. 重点看违约条款是否对等
开餐馆的老王去年被员工告了,就因为没买社保赔了三个月工资。记住这几个关键点:
做原创设计的林小姐最近发现,某宝上出现十几个盗版她设计的店铺。如果当初做好这些事,会容易得多:
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 保护措施 |
设计稿存邮箱 | 及时做著作权登记 |
用网络图片当素材 | 购买正版图库会员 |
小区门口超市因为摄像头拍到客人换衣服,被罚了3万块。这些日常操作要特别注意:
1. 收集会员生日信息
2. 在朋友圈晒客户合影
3. 用客户案例做宣传
4. 转卖废弃快递单
5. 公共WiFi传输数据
开网店的小美因为商品标题写了"最便宜",被职业打假人盯上赔了八千。记住这些细节:
隔壁张哥说得实在:"咱做生意不能存侥幸心理,该花的钱别省,该签的字别拖。"遇到拿不准的情况,花个咨询费问问专业律师,总比事后补救划算得多。
2025-09-11 20:33:48
2025-09-11 08:07:25
2025-09-10 20:24:30
2025-09-05 15:14:26
2025-09-05 14:38:57
2025-09-04 13:02:06
2025-09-04 11:49:47
2025-09-04 1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