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图1
背景图2
背景图3
背景图4
背景图5

口水封神背后的生意逻辑

游戏创研 编辑: 日期:2025-08-25 18:55:37 0人浏览

最近几年,网上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两家奶茶店老板在短视频里互怼配料表,手机品牌高管在微博上“阴阳”友商参数,甚至小区门口的水果摊主都要扯着嗓子喊“隔壁的榴莲是泡药水的”。这种靠贬低对手抬高自己的行为,被网友戏称为“口水封神”。为什么总有人宁愿吵架也不愿好好做生意?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事儿。

口水封神背后的生意逻辑

一、“口水封神”背后的生存逻辑

去年夏天,我常去的健身房突然贴出告示:“本店器械全部德国进口,某些用二手翻新设备的同行请注意会员安全”。隔天隔壁健身房就在LED屏滚动播放:“德国器械≠专业教练,本店教练团队持有国际认证”。两家老板的隔空喊话,反而让周边住户都知道了这条街有两家健身房。

  • 见效比装修还快:发条抖音只要3分钟,比重新培训员工简单
  • 注意力就是印钞机:吵一架能带来平时十倍的转发量
  • 风险相对可控:比起降价促销,口水战不会直接损失利润
竞争手段成本投入见效速度持续效果
口水封神低(人力+时间)24小时内1-2周
产品创新高(研发+生产)3-6个月1-3年
价格战中(让利补贴)即时生效1-3个月

1. 流量焦虑催生的捷径

开餐馆的老张跟我说:“现在做团购平台要抽成25%,雇人发传单根本没人接。上次说对面用的冷冻肉不新鲜,当天就来了二十多个看热闹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中小商户生存现状报告》里被称作“流量饥渴症候群”。

二、真能“吵”出生意吗?

去年双十一,某国产化妆品品牌的直播间主持人突然说:“某些国际大牌的面霜成本不到售价的5%”。虽然第二天就被平台警告,但店铺粉丝数从8万暴涨到50万。不过三个月后再去看,退货率比行业均值高出40%。

  • 短期数据暴涨:争议性内容天生具有传播力
  • 用户信任损耗:就像狼来了的故事
  • 容易反噬自身:某奶茶品牌曾因攻击竞争对手使用植脂末,结果自家产品被查出反式脂肪酸超标

2. 互联网时代的碰瓷艺术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爱打口水战的企业,往往在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运营方面特别熟练。他们深谙“黑红也是红”的道理,就像《注意力经济学》里说的:“在信息洪流中,被骂比被遗忘幸运”。

三、为什么总有人前赴后继?

我家楼下有两家相邻的菜鸟驿站,A站老板经常在取件群里说:“B站的快递员都是临时工,弄丢包裹不负责”。结果上个月A站自己把客户的进口保健品寄丢了,赔了三千多。可即便这样,还是不断有新加入的商家选择这条“捷径”。

决策因素传统策略口水封神
启动成本需要资金/技术储备只需要胆量
能力要求专业团队会打字就行
失败代价经济损失可能被封号

这种心态在《商业博弈论》中被描述为“囚徒困境”的现实版——当某个领域出现第一个靠抹黑对手获利的人,其他参与者就不得不跟进。

3. 监管的猫鼠游戏

现在各大平台都增加了“恶意竞争”的举报选项,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次我看到个卖核桃的直播间,主播全程不说竞品坏话,只是不停重复:“我们家核桃绝对不用双氧水漂白,你们懂的自然懂”。这种擦边球式的暗示,让平台审核都很难处理。

四、普通消费者怎么看?

我采访过经常网购的刘阿姨,她的说法很有意思:“开始看他们吵架还觉得挺有意思,后来发现两家卖的东西其实差不多。现在只要看到商家在视频里指桑骂槐,我就直接划走——正经做生意的哪有这么多废话?”

  • 年轻群体:把商战当娱乐八卦看
  • 中年群体:逐渐产生警惕心理
  • 老年群体:容易被单方面说辞影响

这种现象在《消费者行为学》中被称为“信息过载时代的决策疲劳”,当选择越多、争议越大,人们反而更倾向维持原有消费习惯。

五、除了打嘴炮还能怎么办

认识个做了十年烘焙店的老板娘,她的应对方式很聪明。当同行攻击她用的动物奶油成本太高时,她直接开放后厨直播,教顾客怎么分辨奶油类型。现在她的抖音账号反而成了知识分享类博主,接的品牌推广比卖蛋糕还赚钱。

应对策略操作难度长期收益
正面硬刚高风险可能两败俱伤
冷处理需定力存在被误解风险
借势转化高技巧可能打开新市场

隔壁五金店老王的做法更绝,他在被质疑卖假货后,直接把供货单、检验报告贴在店里,还挂了块白板写着“每日进销存公示”。现在这条街买螺丝刀的都认准他家,说这是“吵架吵出来的放心店”。

4. 行业自净的可能性

有数据显示,过度使用口水战的企业,客户留存率比正常经营的低62%。就像开火锅店的小陆说的:“去年跟对门互泼脏水,这个月我们两家都在转让店铺。倒是街尾那家专心做食材的,现在都开第三家分店了。”或许市场最终会证明,《良性竞争手册》里说的“笨办法”才是真捷径。

夜市的霓虹灯下,新开的奶茶店又在循环播放“拒绝奶精”的广告词。路过的大学生笑着扫码下单,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条街三个月内已经换了三家奶茶品牌。只有拐角处的报刊亭大爷还在用老收音机听京剧,二十年来从未参与过任何商战。

分享到